Tuesday, 24 June 2025

人工智能可以这样用

Posted by atushi on 01:53 with No comments

 这篇内容总结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及其对领导力、商业和社会的冲击。演讲者、《AI驱动型领导者》一书的作者 Jeeoff 强调,人工智能是增强人类能力的工具,而非取代人类。他认为,领导者必须培养与人工智能相关的能力,以便确立愿景、制定战略并有效地领导团队。他介绍了 CRIT 框架(情境 Context、角色 Role、访谈 Interview、任务 Task),作为与人工智能有效沟通的方法,并强调了作为思想领袖要保持主导地位的重要性。

这段内容讨论了一场关于生成式人工智能(AI)及其对领导力、商业和社会的冲击。主讲人Jeeoff是《AI驱动型领导者》一书的作者,他强调AI是增强人类能力的工具,而非替代品。他认为,领导者必须提升AI应用能力,以更好地规划愿景、制定战略并高效带领团队。他提出了CRIT框架(情境、角色、访谈、任务),作为与AI高效沟通的方法,并强调了保持主导性思考的重要。

讨论探讨了AI的多种应用场景,包括战略思考、决策制定、内容创作、创意生成和分析,同时也提及AI可能对医疗和教育等行业带来的颠覆性影响,并强调了伦理考量和负责任的监管的必要性。

Jeeoff主张采取积极主动的AI应用策略,鼓励个人和组织通过实验、学习和发掘自身独特优势,以利用AI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他还分享了自己在组建AI顾问团队在AI时代实现未来竞争力方面的个人经验和策略。


AI驱动型领导力是什么,为何它如此重要?


AI驱动型领导力是指利用人工智能来提升企业决策过程。Geoff Woods 认为,采纳人工智能可以从根本上改变组织的运作方式,让领导者能够做出更快、更明智的决策。对于领导者而言,培养使用人工智能的能力至关重要,这不仅是为了保持竞争力,更是为了有效地领导团队,并为组织的未来描绘愿景。


领导力中对人工智能的常见误解有哪些?

许多领导者已经放弃了他们在人工智能方面的职责,认为可以将其委托给技术团队,或者认为没有紧迫性来采纳这项技术。统计数据显示,尽管有超过100位高管承认人工智能的潜在影响,但只有不到5%的人已经实施了它。领导者由于困惑和害怕落后,因此不愿与人工智能接触,从而未能使他们的公司处于有利地位。



有效利用人工智能需要哪些关键技能?

领导者需要培养三项基本技能才能有效利用人工智能:识别高价值用例的能力与人工智能进行有效沟通,以及在与人工智能作为思想伙伴协作时保持思想领袖的角色。当领导者专注于这些领域时,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将人工智能整合到他们的决策过程中,并推动有意义的成果。


人工智能如何有效用于战略规划?

在战略规划中有效利用人工智能的一种实用方法是提示人工智能采访领导者,以提取更深入的见解。Geoff Woods 建议在处理特定情境时,让人工智能扮演专家的角色。例如,领导者可以使用 CRIT 框架(情境 Context、角色 Role、访谈 Interview、任务 Task)来构建他们的提示,从而有效地利用人工智能来提升他们的战略决策。



人工智能时代的赢家和输家是谁?

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所塑造的格局中,赢家是那些对行业未来提出正确问题的人。而输家则是那些墨守陈规、未能适应新技术的人。医疗保健和教育等行业将从人工智能创新中显著获益,但这些领域领导者的自满可能会阻碍进展。

Monday, 24 March 2025

利人

Posted by atushi on 08:26 with No comments

 阿谁愿意吃亏?个个想占便宜!但我们想占便宜,须从利人处下手,因为利人亦即自利;莫向损人处进行,因为损人亦即损己。须知宇宙间万物流行不息,溯上去是无始的,推下去是无终的,无一时不前后相续,亦无一刻不大小相通。举一人来说,由心理的,生理的,物理的关系,便有风俗的沿习、血统的遗传、教育的培养,处处和全人类呼吸相应。举一般来说,人民生命的保障,要有政治的、社会的、经济的组织,各组织又各有他应具的条件,食必需于农,住必需于工,而农工等又必互相为助,才能够生活。所以想一人安乐,必先要一国安乐,想一国安乐,必先要全世界安乐。现在是全世界都不安乐,因此没有一个人得到安乐。其实从空间讲,人类的关系是交遍互融的,则自他的界限应除;从时间讲,相续不断而不限于一生,则死生的苦恼应息。无奈世人的知见,横则限于有限的空间,縱则限于有限的时间,把自己看得很小很小,错认了狭小的假相为我,把生命洪流上的一点假相认为自己,于是逐境生心,循情造业,自私自利,侭找苦吃了。


(一)发积粮将工代赈

邵灵甫,宜兴人,积穀数千石。遇着荒年,有人劝他出粜,灵甫说,“是图利也。”有人劝他赈粥,又说,“是好名也。”他将所藏的榖尽数发出,做了两件大有利于人的事。第一件,僱工筑路,自县至湖,计程四十里,这对于地方上的交通,是关系极大的。第二件,又开浚横塘水道,计程八十余里,这对于各市镇间的水上运输,又发生了很大的效用。当他的计划一提出,邑人爭来应募,所有饥民,皆赖全活。灵甫只靠他个人的力量,利用积榖开后来以工代赈的风气,实在不能不令人佩服他的仁心仁术了。他后来活到九十多岁,后代也十分发达,终于占了很大的便宜。

(二)抛残草招祸自毙

宋时有经略府承差张某,奉上峰命,出外办公,在驿舍止宿的时候,怪驿卒服侍不恭,心中怀恨。临去,将饲马的残草抛弃井中,以为自己以后是不会再来的了。不久,再奉差过此,时当大暑,非常口渴,看见有井,赶去汲饮。往日丢在井中的残草,尚留在那里,他饮时不及细看,草屑混在水中,哽喉气塞而死。孟子说,“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张某存心害人,结果害了自己,这叫着出尔反尔。所以古人教人常要立在吃亏的地位,最初似乎吃亏,结果仍会得到大便宜的。

代赔累陈重大度

Posted by atushi on 07:50 with No comments

 

汉朝时候,陈重,曾经在郎署里供职。同他住在一起的郎官,有一个人告假回去,整理行装时,误把同舍的一条袴子带了去。失主疑心是陈重偷的。陈重也不申辩,就去买了一条袴子赔偿失主。后来那个告假的人回来了,自己说明当日动身时,匆忙之际,没有仔细检点,把人家的东西带走了,真是抱歉得很,当时就把那条袴子送还了原主。他们两人都觉得对不起陈重,一同向他道歉。陈重也只是一笑而已。


按同舍失物,疑张疑李,这是常有的事,被疑者侭怎样的申辩,疑的人却还是不能相信,甚至广大风波演成惨剧也有,这时只有像陈重那样的度量才得。也许有人说:我即没有拿人家的,为什么要自己吃亏呢?理论是不错的,但吃亏便宜原不是在假名假利上分别的。老子说:“既以为人己愈有,”为人吃亏,自己得到的著实多呢。像陈重那样的行为,若非自己看得高,也真不容易办的呢。

Thursday, 20 March 2025

改过

Posted by atushi on 05:06 with No comments

 救他人是善,救自己岂非更善?人能改过,端的如沈和—疴得起,溺水得援,这一线生机,全靠着自己肯救自己!古人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圣贤没有什么别的长处,只是见得自己有许多未是,所以孜孜改过遷善,而为圣贤。凡人不能无差错念头,只要扯得转来。到底扯得转扯不转,就要看自己有无知耻之念了。那为不善的人,其始都觉得有所不忍,其后忍不忍半,其后忍之,其后安之,其后乐之,至于乐为不善,于是良心死了——能压人的自誇有智,能害人的自誇辣手,行奸买俏的自命风流,迎逢哄骗的自称伶俐,反笑别人为背时的废物,入世的弃材,简直是没有一点羞耻之心,便犯了绝症一样,完全不可救药!反过来看,遇坏念将起的时候,只要觉得可耻,便有转机。孔子说,“知耻近乎勇。”平日要认清那样事情是我不该做的,凡身过、口过、意过,辨到毫釐,绝不自恕。一旦发觉过失,自会奋然振作,不肯因循退缩,如毒蛇咬指、急于斩除,如芒刺在肉、急要剔出,没有一些子耽搁。春冰遇日,何患不消?改过的人,如天气新晴一般,自家固自灑然,人见之亦分外可喜,鬼钦神敬,吉庆渐来。故过不论久近,以改为贵!

(一)勇改过确立希贤志
宋朝司马温公,名光。幼时想剥胡桃皮,无法可施,婢女用热汤替他脱了。姐从外来,问起缘由,光说是自己脱的。父亲叱道,“小子怎得说谎!”光当下警醒,从此永不说谎。后登相位,夷狄相告,“中国相司马矣,毋开边釁!”光尝说,“我生平无所过人处,只是没有一样事不可对人说的。”哦—刘安世问尽心行己之要,光教以从不妄语始。世人寻常说话,在没要紧的事上,也要带几分虚头,极是无谓,却不觉口中道出,自非学司马光决心改过不可!


(二)逞奇奸终无悔祸心

吕不卫,本来是陽翟的一个大商人,见秦太子安国君第二子名子楚的在赵困居,便说道,“此奇货可居!”于是厚赠太子和安国君的宠姬华阳夫人,又请太子立子楚做嫡嗣。不韋一面将怀孕了的艳姬献给子楚,生子名政。秦昭王崩,安国君立为孝文王;孝文崩,子楚立为莊襄王;莊襄崩,子政立为秦始皇,尊不韋做相国。太后私通不韋,时始皇已长,不韋恐祸及,设法进嫪毒。事情终于败露,不韋被徙到蜀,饮鸠而死。看他以一商人为天子父,可谓大奸巨猾,第一善贾!然而经过了偌长的年数,竟也绝无一念悔过之心,于是奇货反为奇祸,大巧终成大拙了!

Tuesday, 18 March 2025

Posted by atushi on 01:06 with No comments

 古今学术的发明,都有一段真挚的精神在内,这种精神,就是个诚字。即使一言一动凡可信之当时,傳之后世的,无不仗有至诚,方能建立;稍涉名心,便是虚假。世间应用的学术且然,何况关于身心的受用?一切的身心受用且然,何况专在心地法门中做功夫的人?世人耳濡目染,动与一切外物做缘營螢逐逐,将全部精神都用在外面,一昧在声价上做作;即此向外馳求,便成一生病痛。务要尽情自反,虽在千百人中,工夫只在一念之微处;虽在暗室独坐,工夫也只在一念之微处。所谓“三月不违,”是不违这个,所谓“日月至,”是至这个!且如心中想为善,可是常有个不肯的意思,就犯了自欺。自欺尤言亏心;心体本是圆满的,稍有物以撄之,便觉有所亏欠。这自欺之病,比如寸隙当提,可使江河溃決,所以不能慎其独的,势必至于不可收拾!大学说:“小人閒居为不善。”閒居有怎不善?只是一种懒散精神,漫无着落,便是万恶的渊薮。印光法师说:“礼诵持念,种种修持,皆当以诚敬为主。诚敬若极,经中所说功德纵在凡夫地不能圆得,而其所得亦已难思难议。”那心地法门中种种的灵异,都是些很自然的现象;感应道交,不足为奇的?

(一)转弱为强修三昧
尊式禅师,宋代台州叶氏在子,学行坚苦卓绝,,尝力行般舟三昧法,以九十日为期。平素因苦学呕血,身体衰弱;在道场中,两足又患皮裂,师竭诚修法,以死自誓。一日,忽觉如在梦中,见白衣观音大士垂手指其口,引出恶虫;又从指尖流出甘露,注在他的口中。师当下感觉身心清凉,旧病顿除。出懺那一日,顶相高寸馀,声如洪钟。大众叹仰。师创立下天竺寺,建光明忏堂,每架一椽一瓦,必诵大悲咒七遍。后经寇难三次,火皆自灭,实遵师一念虔诚,和願力坚固所致。时称慈云忏主。
(二)既得復失纵心猿
黄木,,任浮梁县官时,疑本县庙神是妖,用酒拜祭。乘醉执捉,果一老猿,将加杀戮。猿醒后,说道:“我固然该死,但多年所积,实可备县中之缺。”木心动,才要问时,猿已躍身逃脱,不知去向。后百计踪迹竟不可得。陆象山说:“今之正否,只在顷刻之间。若一念不正,顷刻而知之,即可以正;念之正者,顷刻而失之,即是不正。此皆在人一心自審。”尚书又说:“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千古圣贤,不过在一念之微处来审審察;天地鬼神,也只在此上勘人的善恶。黄木贪念一动,老猿已得售其计,诚不诚之间,只差着这些!

Monday, 17 March 2025

Posted by atushi on 04:21 with No comments

 

抑、是屈而不伸。世事本来逆多顺少,败易成难。人要在世上磨练,美玉不治不精莹,顽铁不鍊不成钢,松柏不歴岁寒不挺秀,孤臣不厉熏不达。孟子说,天降大任,必先劳苦拂乱,令他动心忍性。世上颠沛患难,正是磨鍊英雄汉子的一大炉鞴,能受的,便如松柏歴霜雪而愈坚;受不了的,便似夏草春花般的颓靡了。凡大人物,都不是什么粥饭习气,软暖形态所能养成的。当平常无事时,不见可喜可怒,不见可疑可骇,便众人与圣人何别?但一逢逆境,那肝肺具呈,手足尽露,有非声音笑貌所能勉强支持的了。尙遇小小境缘,就成事障,便是平日没有分毫契心洽意之证。前贤说:“自胜之谓强。”人要自强,如不惯早起的、要强之未明即起,不惯劳苦的、要强之勤劳勤劳不不倦,不惯庄敬的、要强之立户坐齋,总要令有一种强毅之气存乎气存乎其间。如當病境,便应消尽尘寰妄想,观破此身虚幻,深明苦空无常无我观门。果达妙理,那现前极逆恶事,正是明师良友第一玄妙之处呢!

(一)廿载艰辛持汉节
苏武奉汉帝命,送来使归匈奴。既到,单于要苏武投降。武当下拒绝了,并且拔出佩刀来自刺,气绝半日,才回復过来。被禁在地窖中,齧食雪和毡毛,数日不死。匈奴觉得神奇,将武迁到北海无人处,叫他去牧羝,说羝有了乳才得归。羝是雄羊,那得会有乳呢?到了北海,不见廪食送来,只得掘吃野鼠所聚的草食。手持汉天子节,在冰天雪地逆风怒吼中,坚强不屈地度过了五六年。遇到单于的兄弟打猎经过,心里敬慕他,才给他衣食。汉昭帝登位,匈奴与汉和亲,汉使探知苏武的消息,藉词责备单于,单于方送他回中国。他留匈奴的时期已近二十年了。回国后,封爵关内侯,所得的赏赐,尽施给昆弟故人,享寿八十馀岁。看苏武在雪窖中,在北海上,人生必需的衣食住,是一无所有的;可是他心中的浩然之气,至大至刚,艰难困苦的环境一点也不能动摇他。所谓“ 丁年奉使,皓首而归,老母终堂,生妻去帷,”苏武的忠义,真是千古无两的了!
(二)一朝傲慢误终身
严竣,南朝人,职任吏部尚书,威权很重。一日,他父亲严延之于午前到竣处,看见宾客盈门,许多人在那里等候,可是他还卧着没有起来。延之怒道:“恭敬撙节是福的基础骄跟傲慢是祸的开端。何况你出粪土之中,而生云霞之上!这样放肆,岂能长久?”后来严峻果然因事得罪,给皇帝赐死。


Friday, 14 March 2025

Posted by atushi on 00:21 with No comments

 治生之道,只须守一俭字。一切动用,朴素些,简淡些;安静快活,有什么不好?须知世间罪恶,都从多欲中来。不俭则奢,奢则多欲,做官的必贪,居乡的必盗,非至胡为俗祸,败家喪身!不止奢用惯了,在物诱势迫之下,即使心想廉洁,也难自主,因此古人说,“俭是养廉之法。”平日不取非分之财,不为外物所役。衾影无惭,泰然自得,再加上一勤字,非特可以丰家远罪,并且可以可以直道而行。古时雪峰和钦山同在溪边洗脚,钦山见有菜叶,喜道,“此山必有道人,可沿流寻访。”雪峰不高兴的说,“你智眼太濁,他日如何辨别人?他这样不惜福,为什么要要居山!”入山,果无名僧。可见不论在山出山,皆不可不俭。近代因社会组织的演进,人与人的关系,几乎分不开了。一个人吃的、穿的、住的,对于大众都会发生影响。现在庞大的生产力,是跟着全部的消费量走的;消费方面如果人人肯节俭,生产方面自然会将奢侈品的供给减少,必需品的产额在3增多,于是物价见低,民生以欲。无奈人类欲望促进了物质的畸形发展,物质的畸形发展再促进人欲横流,这种循环式的高速度推进,自作自受,人类惟有得苦!


(一)俭朴传家延福禄

范文正公仲淹字希文,宋朝人。在长白山寺中读书时,偶见窖中藏金,仍旧盖好,后登显贵,始告僧发金修寺。诸子请买园宅,他说:“京中各大官园林很多,主人不能常遊,谁还不准我遊?”晚年並将住宅改为天平寺,所至兴崇三宝。几位公子共一件好衣,外出时轮流穿着,文正死时,连喪礼费都不够。因为他出将入相几十年,所得的俸禄,已全做施济之用了。四位儿子都做到公卿,个个能继父志,所以孙曾辈又再发达。足见俭与悭大不相同。世上有财而鄙吝者必生奢男,“祖宗锚铢积之,子孙泥沙用之。”这种事例,我们所常见,是不足为奇的。

(二)骄奢成俗召奇穷

正德三年大旱,楝塘地方,赖有堰水得免;明年水灾,因阜高又得免。各乡连年无收,只有楝塘接连丰收,並乘势得两次免糧,村人逐廉价买入各乡产业,所值三倍。从此旧时的朴素风气尽变,村人各以奢侈相尚。陈良谟对叔兄说:“吾村当有奇祸!”问他缘故,答道:“无福消受罢了。”不久,全村大疫,几无孑遗。再看汉大将军霍光重造汉室,权倾中外,因为敬重刘德的品学,想将女儿嫁给他。德见霍氏盛满,不敢娶。到霍氏败时,姻属相连坐诛的近千家,德独以畏盛满得免。可见将败之家,都预先有个样子给人看的!

Wednesday, 12 March 2025

Posted by atushi on 20:56 with No comments

 自古圣贤教人,无甚高远,只是要人不坏心术。人心都有所安。安的是义理,不安的是私欲。古人千言万语,无非要我们在这自心欺瞒不得处提醒作主。如果自私自利,便要以不安的为安,一到这个地步,廉耻顾不得,人禽的界限就分不清了。这一百年来,世风剧变,其始大家还知道辨别是非,晓得点“是道则进非道则退”的道理。后来因为欧风东渐的结果,不知不觉地以新旧作标准,世人虽然厌旧喜新,对于是非之间,似乎心中还有个痛痒。最近连新旧的界限也模糊起来,是非索性不要讲了,人心麻木到极点,于是廉耻扫地以尽!刘戢山说,“世人无日不在禽兽中生活,但以市井人观市井人,彼此不觉耳。”这就是眼前的活写照!曾国藩说,“无兵不足深忧,无饷不足痛哭,独举目斯世,求一攘利不先,赴义恐后,忠愤耿耿者不可亟得,斯其可为浩歎者也!”当时情事,大类今日。世人不依本分,只道营求有益;不知非但无益,倒把本分上该有的消损了。忠廉自守者,一些不苟,那本有的财,必会从他途正路中得到。一正一邪,在那安危之间,却大有分别。何况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当下便是天堂地狱呢!


(一)孝子廉分明好消息

崔元暐,唐朝人,補员外郎职时,母亲卢氏对他说,“我听见人讲,凡儿子出外做官的,有人来说他贫乏不能存,这是个好消息;如果说他财货很充足,这是个恶消息。近见親表中做官的多,将钱物寄给父母,老人家只知道欢喜,竟不问这些东西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倘係非理所得,却与盗贼何别!就使无大过错难道内心不觉得惭愧么?你今坐食俸禄,如果不能忠清,何以戴天覆地!”元暐奉了母训既以清廉自厉。卢氏所谓消息的好恶,岂非就是吉凶的分途?这话真似暮鼓晨钟,足以发人深省了!


(二)陷友命恰是恶因缘

明朝万历年间,在孝感县地方,有刘尚贤和张明等二人,结为好友,对天立誓,说要同生共死。偶同行,见地有光,掘看,有银根如筍,相约祭祷然后取。。祷畢共饮,刘在酒中放毒,令张饮了。张在腰中藏斧,乘刘醉砍杀。刘死之后,张亦随死。二家妻子知道缘故,赶着掘地,一无所得。大庄严论上说:“佛与阿难在田野中行,佛说大毒蛇,阿难答是。有农人闻说往看,竟是真金,因此大阔。国王疑他暴富,拘捕入狱;存金用完,还要受刑。看了刘张的事,就要知道不止外面的黄金可变毒蛇来杀人,心內的毒蛇也可变做黄金来杀人呢!



Tuesday, 11 March 2025

Posted by atushi on 19:46 with No comments

信、既诚实无欺。和朋友相交,无论说一句话,共一件事,总要诚信相孚,才免凶终隙末。近年要在社会上办一件事,是不大容易了,手续是这样的麻烦!大一点的事情,后面还要跟着一大批保证人、介绍人、律师、会计师之类;文件一大堆,又要添上些手指模、签字、印章之类。这种科学化,是不足以傲的,是可羞的!人与人在办事上如此处处隔膜,与路路难通的苦处,都是人心陷溺,不讲信义的必然结果。要知道没有了这个世字,不论世出世法,都行不通的。佛经上说:“信如手,入宝山自在能取;无信,不,
能取。”这个信字,豈同等閒?一个人跑到社会上来,倒要拿出谋事不忠、面举背毁、缓急不周、负人财物等一套手段来对待朋友,看他伏戈矛于谈笑之中,设陷阱于交好之际,自己以为是巧算,只怕终归失算罢了!

(一)重然诺不违千里约

卓恕向太傅诸葛恪辭行。恪问:“何日再来?”卓恕将回来的日子约定了,回到家乡会稽去。到了这一天,诸葛太傅大宴宾客,却停著坐着,说要等卓恕到了才食。来宾们纷纷议论道,“这里健康和会稽,道阻江湖,相去千里,怎么能够决定他必会来!”话没有讲完,卓恕就到,一座皆惊。试看卓恕随口说了一句,並没有和人订立什么契约,然而他说到那里,人家就信到那里;他自己说到那里,也就能够做到那里。一个人的信用到了这种程度,在社交场中,当然要佔不少的便宜。这件事,和王修的事有点相像,也带便一提。孔融有难,对左右的人说,“能够冒难来看我的,只有王修一个人。”话才说罢,王修果然来到。又,王修在南阳遊学的时候,住在张举家里,举全家染疫,亲戚无有来看顾的。他独自留着撫恤他们,直等到他们的病好了才去。范文正公说,“不欺二字,终身可依。”看了上面三国时的史事,我们对人的态度应当怎样,有地位的人又要怎样才能够把握得住群众的心里,是值得考虑的了。

(二)欺老友致丧一生名


战国时代,庞涓和孙臏同在鬼谷子处求学。后来庞涓在魏国掌军事,忌孙臏的本领比自己高强,派人騙孙臏来到,刖断了他的脚,使成废人,以为从此可以高枕无忧了,不料孙臏装着疯狂,乘庞涓不备,逃到齐国去。斉王用他做大帅,叫他统兵讨伐魏国,他在马陵山下埋伏军队,设计把庞涓引来,用乱箭射死。试想,朋友之间不讲信义,结果竟会弄到这般田地,岂不可怕!


Sunday, 9 March 2025

Posted by atushi on 22:13 with No comments

 


(一)骨肉,手足,是中国向来用以形容兄弟间亲切的名词,这实在是最适当也没有的形容。能够把这两个名词表示得恰好的,无过于法昭禅师的诗:“同气连枝各自荣,些些言语莫伤情;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父母生来,本同一体,手病连足也痛,端的是个同气连枝!人伦之中,朋友间的会聚是没有一定的;即父之生子,妻之配夫,極早也要在二十几岁光景。只有兄弟在数岁之内,相继出世,自竹马游戏,一直到鲐背鹤发,相与周旋,有多至七八十年之久的。所以在骨肉之间,只该讲情不该讲理;执了理便伤情,伤情便不是理。耐些衡撞,让些财帛,旁言弗听,宿怨弗留,彼此恩意和洽,猜忌不生,天伦间的乐趣,实有非言语笔墨所能形容的!

(一)感长兄欢欣团聚

赵彦霄与兄彦云,同居二十年。兄浪遊废业,霄屡谏不听于是请求分拆。分后五年,兄产败完了,又欠人债。除夕正想逃亡,霄设酒,迎兄嫂来饮,开口说道:“我本来没有分拆的意思,只因兄用度不节,深怕荡尽,不得已才分家的。今日尚辛留得先业一半,请兄嫂仍再同居,主持家事。”当下将分劵烧了,把仓库锁钥尽交兄嫂收管。更出私蓄偿清兄债。兄嫂愧谢不止,兄从此治家勤俭,处事谨节。就在这一年,彦霄父子两人,同榜登第。看彦霄待兄嫂处,妙在全是一片恻怛至诚,如此才能泯然无迹,两两相忘。若有一些介介,便触人心目,即使兄嫂受了,也不能心安的。



(二)遇时贤消弭参商

施佐施佑,罢官家居,因田产不匀,发生意见。同邑严名凤,平日事兄如父,周恤保爱,无所不至。一日,在舟中偶遇施佑,谈及争产事。名凤颦蹙地说:“我正愁着家兄的懦弱,如果他也能有令兄的力量,就可以将我的田产尽拿了去,吾復何尤!”说着,挥涕不止。施佑当下恻然感悟,就拉他同到兄处,且拜且哭。施佐也涕泣慰解,各欲将田相让。从此,兄弟亲爱到老。又淮阴地方某官有两子,自幼不和,常常几年也不见一面。后来兄病重了,叫弟到床前,执着他的手说:“我十九岁结婚,在少年从无妻子的爱;三十八岁丁尤,到老年从无父母的爱;想来相聚得最长久的,莫如你我两人,却又一生不合。到现在才悔悟,但吾生已尽,可来不及了!”可惜他们不能像施家兄弟,早一日遇着严先生这种人,竟把大好的光阴耽误了!

Sunday, 2 March 2025

納友谏弃邪得後福

Posted by atushi on 23:22 with No comments

 

钱道生,扬州人,他从小父母双亡,又没有家产相传,只靠着族亲收养著,生活困苦,更没有人管教他,于是渐渐的和地方上一班无赖为伍。有一次,那许多无赖穷及无聊,打算去抢劫一家富商,约道生一同去,道生年纪轻,不知高低,当时没有答应,但他的心已经动了。他的朋友陆志洁,却是一个端方的人,看见他在和无赖棍徒窃窃私语,他便上去拉着他的衣裳,说家里有人招你,道生跟着他,走到没有人见的地方,便对他说道:“你怎么同这些无赖交往?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黒,他们这些人什么事都会做出来,你还不觉得要同他们合伙儿去干吗?你要知道一个人贫富有命,不义之财,决不可取,你现在虽然贫穷,只要走正路,忍劳耐苦,将来总有个出头日子,若心肠坏了,走了邪路,那结果是不堪设想,你听我的话,便是我的朋友,若不听,我和你就此绝交吧!”他这一番中懇急切的劝告,说得钱道生感愧交倂,几乎落下眼泪来。这一天晚上,他就闭门不出。隔了三天,果然某富商被盗,地方官庁捉到了那班棍徒,一倂治罪。钱道生深辛自己没有牵入。自后就力改前非,常和规正的朋友相处。后来宜兴金鶴龄无子,看见道生诚实,便招赘他做女婿,把家财完全交付了他。这时人人都羡慕他的幸运。实则他命运的转机,就在他能听益友的忠告,改邪趋正的一念呢!

Saturday, 1 March 2025

淳于恭力田知命

Posted by atushi on 20:06 with No comments

 

当汉朝王莽慕位的时候,天下纷纷大乱,民不聊生,盗贼蜂起,这正是个黑暗时期,但究竟因为从孝武帝尊崇儒术,所以历来士民都以道义自勉,在混乱的时代,制行卓荦的仍所在都有,民德即厚,所以不久就有光武中兴,重见清平。这可见道德关乎世运的重要。现在单表那时有个淳于恭,他确是一个修德行仁的君子。他没有出仕时,在家耕种自给,逢著年荒世乱,饥民为盗,往往掠人为食,他的哥哥名崇,有一天,他给饿賊劫去了,要把他烹食。恭便赶往贼寨,请求把自身代替兄长。那盗匪见他这样,也动了恻隱之心,便把他兄弟两都释放了。他哥哥后来病死了,他便把哥哥儿子抚养教诲著,小孩子有时不听话,犯了过失,他便用杖打著自己,以为自己不善教训,很对不起死去的哥哥。小孩子因此也就感悟改过了。尤其是他明达的,在大乱初起时,许多人都荒弃了田不願耕种,他却依旧勤事,锄耘灌溉,不稍苟且。别人对他说:“淳于先生,你也歇歇吧!这个年头,死生都不能预定呢!何必白白的劳苦!”恭回答道:“我种的田就是我自己不能得到受用,让别人受用了又有什么妨碍呢!做人一天,应该有一天的工作啊!”他是这样的无私的。光武帝即位后,知道了他的义行,就征他为议郎,很是优待。他死后,朝命立表闾门,以示褒扬。他的子孙,也累代贵显。像淳于恭这种人,真可以称得是众醉独醒者呢!

Friday, 28 February 2025

藏镪振灾黎处士隐德

Posted by atushi on 18:33 with No comments

 

明朝时候,吴江人,徐孝祥,隐居不仕,喜欢学问。他穿著一件粗布袍子,踏著一双草鞋,生活很澹泊,但是却很安乐。一天晚上,他在后园散步,瞥见树根旁边有一个坎穴,荒草丛生在四周。他把草叶拨开了一看,只见下面有个石甕。为了好奇心的驱使,把甕的盖头扳开了,只见里面都是白金。粲然耀目。他连忙把牠掩盖好了,一丝一毫都不动。又隔了二十多年,民不聊生;徐孝响祥就感叹著说:“那后园埋葬的东西,是应该出世了吧!”于是就把白金藏开开了,每天取几锭出来,买了糧米,散给贫民。这样直到藏金用完为止。给他救活的人不知其数。在发藏的时候,他的女儿出嫁,只是戴的荊钗,穿的布裙,对于藏里的金银,一些儿也没有苟且使用著。后来他的儿子纯夫,读书上进,发了解,官至翰林承旨。冥冥之中,对于老先生的阴功报答,也正毫釐不爽。

按不取藏金的故事,历来也不少,像徐孝祥这样的用藏金救灾的也有,只是他逐次的取出,却一丝不苟,最为难得。原来顶天立地的好汉,只在一个刚字,但要成就真正的剛德,首须无欲。无欲的成就,仍不外由于克己復礼。寻常人为欲念颠倒著,患得患失,造了许多罪恶,还不觉悟,这才可悲呢!

Thursday, 27 February 2025

孝基归产

Posted by atushi on 15:59 with No comments


 宋朝时候,有个张孝基,一生行事,崇尚德义。他娶的妻子,是里中一个富翁的女儿。那富翁只有一个儿子,从小不长进,到大来和一般痞类为伍,更是无恶不做。富翁气極了,便把他斥逐在外,不在再认他做儿子。富人临死的时候,立了遗嘱,把家产悉数传给孝基。后来那个富翁的儿子流为乞丐,一天在路上遇见了孝基,露著惭愧的颜色。孝基便问他:“你能够帮我做田园的工作吗?”他回答说:“能够的。”因此就领他到家里叫他做田园里的工作。过了几时,见他很勤力,又问他:“你,能够管钱库吗?”他说:“能够的。”便叫他管理钱库,过了几时,见他很是诚实。就把他父亲传下的家产完全归还了他。对他说:“你以后可以好好作家吧!”那富翁的儿子感激不尽,以后谨守家业,到底成为一个善人。

按张孝基这样的行为,真是至大至公,尽情尽理。寻常人当著了,就以为我是得到了合法权利,怎可让人。唉!一讲权利,道德便无从讲起,真是可叹!

逢怨家真僧自救

Posted by atushi on 04:20 with No comments

 

从前有一个和尚,住在关帝庙中,一心修持。这座庙是在一个山口。这时地方不靖,土匪横行。有一天晚上,和尚梦中,见关帝召他去告诉他道:“你明天合该死亡,有一个盗匪骑着白马的,名叫朱二,是你宿世怨家,你无从逃避的。”和尚就在梦中哀求著说:“圣神呀!可念我今生不断的修善,救護著我吧!”神君说:“我没有这个能力救你,要救还是你自己救自己吧!”和尚醒来,很是惊忧。到了天明,果然有一队土匪打进山来,看见了和尚一把扭著,喝问道:“秃驴!你知道这山里有几许人家,谁家有钱,谁家有美妇人,你好好的引导著我们去干公事,倘若不答应,哼!”那把刀子早提起了。和尚暼眼一看他骑的马果然是白的。知道昨夜的梦应定了。自己转念一想,我是合该要死的了,为了前世的业,但这时倘若再领导他们去抢掠财物,奸淫妇女,那不是业上加业,今世也消除不尽了吗?”因此就高声回答道:“我不肯作引导的。你不是叫朱二吗?我是应该给你杀死的,你杀我好了。”那土匪惊奇的说:“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你一定是神僧。”于是和尚就把昨夜所作的梦告诉他。土匪听了,叹口气说道:“怨怨相报,何时为止,神灵说你只能自救,现在你不肯领我去,就是你自救;但同时也救了我,因为使我少作一些恶业。我和你的宿怨是可以解消了。”这土匪就向神前叩了几个头领著徒党迳自去了。

Wednesday, 26 February 2025

赵次山训孫耐苦

Posted by atushi on 03:24 with No comments


 赵方崖是宋朝的名臣,他在童年时,为了勤修學业,常常在夜里读书。一年冬天,夜里怕冷,他便到厨下去煨了些炭,放在盆里,想用来烘脚。他的祖父次山公看见了,便责备他道:“叱!你正在年轻时候,读书用功,第一要习惯勤苦,怎么这样的耐不起冷呀?须知道在霜天雪夜里,入朝的臣子,半夜起身,在待漏院里等候也不免要耐著寒苦的呢!大概一个人年纪没有老,就享老年人的福,那是不会寿长的;一个人没有贵显,就享贵显人的福,那是终身不会贵显的。”方崖听了祖父的训言,便撤去炭盆,忍苦勤读,后来官至大司寇之职。

按前辈崇尚节俭,对小辈幼辈训以忍苦,尤其是最好的锻炼。编者在小时,尝闻父老言,小孩子不可以著皮炮子,若是著了,他的父母就要被人讥讽,说是没有家教。那时也不知道什么,到现在才知道确有道理。但近来风俗日靡,家教消亡,小小年纪天气未到严冬,已是重裘在身了,请贤母把赵次山的话想想吧。

Tuesday, 25 February 2025

陈世恩温情化弟

Posted by atushi on 07:43 with No comments

 

陈世恩,夏邑人。明朝万历己丑进士。他们兄弟三人:长的是孝廉,其次就是世恩,都是道学君子,中有那小的兄弟在年轻时喜欢走邪路,常日在妓院里厮混,直到深夜才回来,孝廉常常正言历色的警戒他,可是他依旧不肯改过。世恩就对孝廉说:“哥哥这样的对待弟弟,只有破坏友爱,事实上是毫无益处的。还是让我来改换一个方法勸化他吧!”于是每夜亲自守着门户,等待弟弟回来,等到弟弟进了门,便亲自把门关好了,上了锁。就问弟弟道:“你在外身上冷吗?肚子饿吗?”若是弟弟冷饿的话,便亲自替他料理衣服和饮食。讲的话是那么温和的,绝对不问他在外做的什么事。这样的一直下去,经过了许多时候,他的弟弟渐渐的悔悟了。一天晚上,他进门时,哥哥照旧的体恤着他。他扑倒哥哥身上说:“哥哥!我以后再不出去胡闹了,我实在对不起哥哥。。。。。。”从此果然改邪归正,兄弟之间,大家都很喜欢。

瘦羊博士

Posted by atushi on 03:49 with No comments

 

汉朝光武帝时有一个博士叫甄宇,字长文,他读圣贤书,确能行圣贤事。有一年冬天,朝廷照例颁恩,赐给博士们每人一头羊,但是等到中官把一大羣羊送来时,一看那些羊有大有小有肥有瘦,这时就引起博士们的争论了。谁肯吃亏拿瘦的小的呢。主派的人没有办法,于是有人提议把羊一起宰了,把肉秤準斤两,平均分配吧。大家也很赞成。这时甄宇实在看不过去,他想:博士官开出口来,总是讲圣贤道理,逢到小小的一点利益,就这样的争攘,不是斯文扫地了吗?于是就走到階下,把最小最瘦的牵了一只。笑着说:“对不起诸位,我却先取了。”许多博士看他这样的廉退,大家倒惭愧起来,于是也不再计较什么,各自把最小的先取,留着肥大的给别人。一场风波,因此平息。光武帝知道了这件事,后来就称甄宇我瘦羊博士。

按孔子称当仁不让,故君子之争,在乎成仁取义之间,若是在权利上,斤斤较量,那是贪夫所为,是君子引为羞耻的。甄宇知耻,于是众人亦因之而知耻,可见志在上刘的自能转移风习。

Saturday, 22 February 2025

偿鱼值危整不欺

Posted by atushi on 18:21 with No comments


 危整,宋朝时候南城人。尝入市买鱼。照例鱼鲜的买卖,是由捕鱼人託市侩经手,售给买客的。危整买鱼时,市侩暗里讨好他,在秤头上做了一番手脚。渔人拿到了钱去了,危整取了鱼要跑时,市侩说:“你慢走!”等渔人去远了,就对危整说:“你本来买五斤鱼我在秤头上已暗里加着一倍了,别的我不要,你只消请我喝一顿酒就够了。”说时露著得意的微笑。危整听了,十分惊骇,立刻去追那渔人,追到了,只说自己糊涂,少算了钱,把还有一半钱付了给他。回来仍旧请市侩去喝酒。席间对他说:“你的目的不过是喝杯酒,可是捕鱼人都是穷汉,真是吃亏不起呢!”市侩给他感动了,从此代客买卖,便不再作舞弊的行为了。按商人道德,素所不讲,从前称为市井小人,居于四民之末,就因为他们只重私利的缘故。的下—到现在商人的地位是和从前不同了,这是为了时代潮流所使。論理现代商人是应该如何自爱的了,但是实际上欺诈的行为,仍是不一而足。这个道德问题,实在也是整个社会教育问题,要大家注意才好。

Friday, 21 February 2025

清如水

Posted by atushi on 21:42 with No comments

(一)拾葚归主,一丝不苟

 隋朝。他住宅的后院和邻居只隔一堵垣墙,邻家种的桑树,长得很高,有一部分枝叶婆婆娑娑的都横过了墙头。春暮之际,桑树结了果,成熟後,自行脱落,掉在他家院里。——这就是桑葚,味道很甘美的。——他家里的僮仆拾著啖食,赵轨看见了,就喝住他们,对他们说道:“你们要知道物各有主,尽怎样些微的东西,若不是我应分得到的,便不该取。这桑葚虽是贱物邻家也许不和我们计较,但我们却不可自己欺骗自己的良心,倘若任牠抛在地上,又是暴殄天物,所以你们不要拍麻烦,快些拾起来还给他们吧!”僮仆们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很乐意的拾起来,装在篮子里,送到邻家,表明主人的意思。邻家主人称谢不迭。从此两家的情谊也格外深切了。

(二)践禾赏失,阖郡闻风。

看了赵轨还葚的故事,就知道他在官是如何的清廉了。过了几年,他调任做原州司马。齊州人个个叹息惜,原州人却个个欢呼。他到任後,有一次,外出公干,回来时已在深夜,路途崎岖,又很黑暗,他骑的马受了惊吓突然躐到了田里去,他连忙下马,把牠拉到了路头,眼看禾田里的禾苗已损坏了许多,心里很是不安。于是把马拴定了,自己坐在路旁等候。天明了,
路上有人走过,他问明了田主人所在,迳自登门。田主人看见做官人到来,不免有些惊惶。赵轨很谦恭的说:“很对不起,我骑马不当心,把你家的田禾踏坏了,现在我赔给你们多少钱吧!”就吧银子放着,拱手道别。田主人后来打听,才知道他就是赵司马;大家感叹说:“像赵司马这样的清正谦让,真是民之父母呢!”

(三)杯水饯行,千秋佳话

又过了几年,朝廷征召赵轨进京,另委官职。赵轨把一切公事理清了,一肩行李,两袖清风,洒然就道。原州父老率领,子弟成百成群,都聚在驿亭左右恭送。赵轨到时,大家推举一位年高者做代表,上前打躬说道:“自从赵公到原州来做司马,百姓们受到的恩德不知多少,现在司马公去了,不知後任的能否像公一样?我们攀留无计,唯有竭诚相送,只因为司马公清正廉介,不肯妄费百姓们一锚半铢,所以不敢把酒浆相饯,现在敬以一杯清水,权代酒醴,一则表示公清正如水,一则表示公德泽如流,留一个永久的纪念。”说罢,便酌上一杯清水,赵轨含笑接取一饮而尽,同时说了一番感谢和训勉的话,跨上了马挥手道别。士民们都齐声道:“祝司马公前程万里!”赵轨反身笑谢,杨鞭而去。大家望着他都扑簌簌地掉下泪来,直到望不到他的影子才各自散归。